10月11日上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受邀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师生作《“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专题授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主持并开展交流活动,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和部分专业教师参加活动。
韩庆祥教授深刻阐释了“第二个结合”内在逻辑的六个环节,并深入解读了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在深意。他鞭辟入里地指出与前几次“思想解放”相比,“‘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不只是意味着从某种具体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而主要是在文化和文明这种更为总体、更为宏阔的大格局中的思想解放,其在总体上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地位和世界意义来理解的,是文化观和文明观重大转变意义上的思想解放。随后,他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启发师生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论断。韩庆祥教授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具有标识性的重大论断。其实质是破除对“西方中心论”的膜拜,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理论话语权。它是文化观与文明观意义上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思想解放,进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进行的重新评估。
授课过程中韩教授勉励研究生同学研究问题要深入其哲学根基,要具备进行哲学探究的自觉意识。他还为在座师生提供了关于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宝贵建议。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中,在座师生踊跃提问,韩教授对此一一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解答。
韩庆祥教授以其高深的哲学思维、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富有穿透力的思想深度、充满感染力的话语、融通古今中外的宏阔视野和极大的学术信息量为马院师生提供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他启发研究生从哲学层面上把握理论内容,不仅要在书斋里面做学问,还要把视野转向新时代的实践。本次专题授课使马院的师生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理论“大家”的风范,为同学们与学术专家面对面学习提供了平台,对于增强马院学子的前沿问题意识,拓宽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